核心产品
联系我们
沈阳盛鑫源建材有限公司
地址:沈阳市于洪区沙岭工业园樟岭路西首
销售部:024-89372166
工程部:13898809528
技术部:13889273861
企划部:024-89372166
物流部:024-89372166
沈阳混凝土带你了解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
发布时间:
2023-01-04 16:15
沈阳混凝土带你了解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
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在凝结硬化前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其成因一般不是混凝土外加剂本身有什么问题,而多是因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造成,现就常见的异常现象分别介绍如下:
一、沈阳混凝土——离析、泌水
1、其表现如下:
(1)坍落度试验时,中心有骨料堆积,边缘有水析出;
(2)运输途中表面只见水层(手推车与机动翻斗车运输时明显);
(3)成型后表面析出水层;
(4)混凝土泵送时因离析造成堵管。
2、原因分析如下:
(1)坍落度大:①.砂率偏低;②.用水量大;③.外加剂中的减水成分少而缓凝成分多。
(2)水泥用量少。
(3)未使用减水剂或减水剂与水泥不匹配。
(4)缓凝剂尤其是羧酸盐、磷酸盐和糖类用量过大。
(5)二次加水。
3、处理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如:调整配合比、加大砂率和水泥用量、适当减少粉煤灰等掺合料的量、更换与所用水泥适应的减水剂或调整减水剂用量并减少用水量、调换缓凝剂为缓凝减水剂、使用增稠剂等。
二、沈阳混凝土——坍落度太小
1、其表现为:
混凝土拌合物太干,坍落度小或无坍落度,使混凝土浇筑、运输与泵送困难或造成堵管。
2、原因分析如下:
(1)如果用相同配合比以前未出现此现象,则可能是:
①.外加剂内的减水剂含量不足或失效,也可能是外加剂与所用的水泥品种、性能不适应。
②.对所用水泥和粉煤灰等掺合料的需水量未测准。
③.砂石含水率未测准导致水的计量误差。
④.原配合比因材料变化而不适应。
⑤.搅拌站量水装置故障。
(2)如果用新的配合比,则可能是:
①. 原材料试验不准(如需水量、含水率等),或配合比试配不准。
②.外加剂内的减水剂含量不足或失效,也可能是外加剂与所用的水泥品种、性能不适应。
3、处理方法:
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
三、和易性差
1、其表现为:
混凝土拌合物虽不干,坍落度也不很大,但却出现分层、露石等,粘聚性差。会造成泵送困难甚至堵管。
2、原因分析如下:
(1)砂率偏小;
(2)混凝土中0.15mm以下的细粉含量偏小;
(3)减水剂未使用或用量不足。
3、处理方法:
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
四、坍损快或假凝
1、其表现为:
混凝土拌合物在半小时内的坍落度能损失50~80mm或失去流动性,发硬。造成泵送、运输、浇筑困难。
2、原因分析如下:
(1)主要是外加剂配方不当,与水泥的适应性差。
(2)混凝土搅拌温度或环境温度偏高。
(3)水泥初凝指标不符合标准。
(4)砂石含泥量不符合标准。
3、处理方法:
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如采用混凝土搅拌后1~3分钟(或浇筑前)掺加减水剂的"后掺法"、更换外加剂、加入适量的缓凝剂与保塑剂、降低水温或骨料温度、更换合格水泥等。
五、过度缓凝
1、其表现为:
混凝土拌合物在掺减水剂后24小时仍未凝固、成型面有泌浆多呈黄褐色或混凝土表面已凝结但下面还软,呈橡皮状。
2、原因分析如下:
(1)减水剂(普通、缓凝减水剂)掺量过大;
(2)气温低又未及时调整缓凝剂掺量(尤其是羧酸类、糖类);
(3)水泥质量不合格或冷天使用矿渣水泥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太短(尤其是掺干粉外加剂易发生)。
3、处理方法:
(1)分析减水剂超掺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2)通知供货的外加剂厂家调整复合外加剂的配方比例;
(3)若是水泥品种的原因,则调换水泥;
(4)对过度缓凝的混凝土部位加强保温养护,使其保持不失水分、不受外力压、拉、扭、拱,不受震动。待减水、缓凝作用消失后,混凝土强度一般不受影响。但若缓凝时间超过72小时,混凝土强度有不同程度下降的可能。经回弹或钻芯取样检测鉴定,如果确有强度降低时,可经设计单位重新核算荷载,并作出处理意见。
六、终凝后强度过低
1、其表现为:
混凝土虽已凝结,但强度比同龄期、同配比的其他混凝土或试配结果低得多。
2、原因分析如下:
(1)由于引气型减水剂掺量过大,使混凝土内含气量超标;
(2)外加剂中三乙醇胺含量过大;
(3)混凝土受冻或环境温度很低。
3、处理方法:
(1)加强对浇筑混凝土的振捣,使混凝土内的含气量降低;
(2)加强对成型混凝土的保温或加大混凝土防冻剂的用量;
(3)对所用的外加剂进行鉴定,若有问题则进行修改;
(4)已浇筑并凝结的混凝土,若发现强度过低则应铲掉重新浇筑。
七、表面沉降裂缝
1、其表现为:
混凝土在初凝前后,在钢筋上方会出现宽而浅的裂缝。
2、原因分析如下:
混凝土拌合物掺入减水剂后较粘稠,浇筑后不易完全沉平,初凝开始前后拌合物会逐渐沉实。但在钢筋的上方因钢筋支撑而不能与其他部位同时下沉,因此出现裂缝。
3、处理方法:
对已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构件上表面,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进行二次压面,特别是裂缝处必须抹压至裂缝消失。
八、粘罐、抓底
1、其表现为;
混凝土拌合物发黏,虽有流动性但手工翻拌困难;若放在铁板上不易铲起;铲起后会发现混凝土与铁板接触面发干。因此会产生粘罐与抓底甚至堵塞泵管的现象。
2、原因分析如下:
(1)混凝土搅拌机使用不当或搅拌机设计不合理(滚筒式搅拌机易发生);
(2)水泥用量偏大;
(3)高效减水剂用量过大;
(4)外加剂的引气性能严重不足;
(5)使用了硫铝酸盐水泥。
3、处理方法:
针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处理。但在改变前必须将罐、车、泵、吊斗等处粘结的混凝土清除干净。
九、强度不足
这里首先说明一点,预拌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一般并不常见但不排除偶而发生。混凝土强度不够必将伴随有"抗渗能力降低"、"耐久性降低",更重要的是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其主要表现为:
(1)混凝土强度降低,28天强度低于设计强度值;
(2)抗裂性差,结构梁、板的下部侧面与底面会产生竖向裂缝,柱的受拉部位会产生横向或倾斜裂缝;
(3)严重时结构会产生较大变形,受压部位会出现混凝土被压缩形成的凸纹或碎末。结构刚度不足,梁、板出现向下挠曲;
2、原因分析如下:
(1)水泥质量差,实际强度低。这里有可能是水泥出厂质量差,如安定性不合格;也可能是水泥保管条件差或受潮而造成其质量差。
(2)骨料质量差:如发现混凝土试块试压时有较多石子被压碎,则说明石子的实际抗压强度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而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另外,石子体积稳定性差;针、片状颗粒含量高;砂、石中有机杂质、粉尘、云母等含量高都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因此,建议预拌混凝土用石子,用卵石或硬质碎石(二次锤破碎石)。
(3)拌合水质量不合格:如水中有机杂质、盐类等含量高都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
(4)外加剂质量不合格:如使用劣质外加剂、外加剂中缓凝剂用量过大或未随温度变化而调整缓凝剂的掺量等都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5)结构混凝土受冻:在冬期施工时,因外加剂中防冻剂掺量不足或质量不好、现场对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养护不好等,造成混凝土受冻而形成强度降低。
(6)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如水灰比、骨灰比、砂率等不符合要求等。
(7)搅拌站设备与计量出错或搅拌不匀等。
(8)混凝土运输、浇筑时,振捣不实、容器与模板严重漏浆、自行加水;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混凝土失水、受冻或过早拆模、承重等。
3、处理方法:
视具体情况而定。经检验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后,若与设计强度相差在5%以内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或减少结构的荷载;若相差较多时,可考虑采用结构加固或拆除重建。
在线客服